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婚姻育兒
爸爸你筋骨痠痛嗎?讓孩子們替你服務吧~以前只有金牌一個小孩的時候。他做錯事情,我會花很長的時間跟他把問題釐清楚,那個時候,每一次跟他說不可以,或每一次他被處罰,都一定會告訴他為什麼,並且反覆演練,直到他自己能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表達出來,確認他已經明白,我才收手。但是,生了啾啾以後。幾乎無時無刻都要同時處理兩個小孩,其中一個小孩做錯事了,並不代表另外一個小孩就會默默地待在角落,讓妳全心全意地處理問題,通常的狀況都是,一邊罵這個,一邊還要管那個。假設哥哥做錯事了,媽媽出聲制止他,都還來不及進行到為什麼不可以,以及應該怎麼樣,另一邊的妹妹可能就已經爬上餐桌亂抓東西了。不知不覺,家裡面的管教模式變成到「不可以」就結束,為什麼不可以?應該怎麼樣?這些都被忙碌瑣碎的生活給排擠光。大約一兩個月前,也忘了是在哪裡看到,總之,文章中就提醒父母,跟孩子說不可以時,記得要加上為什麼。我這才意識到自己除了會說不可以之外,已經多久沒跟孩子解釋「為什麼不可以」。金牌還好,他小時候還被教導過,但啾啾幾乎沒做過這樣的練習,對她實在是蠻虧欠。只是,那時的我正在懷孕最後階段,雖然心裡很願意,但疲累的身體卻很難配合,大部分的時候,還是喊完「不可以」之後,就將狀況了結。終於,篇篇在兩周前誕生了。少了腹中沉重地負荷,我不管在肉體與精神上都舒服許多,這兩周,我開始提醒自己,每次管教啾啾「不可以」的時候,記得都要加上「為什麼」。結果,我真的感受到不一樣。家裡的空間已經緊繃到極點,我暫時將所有的CD都裝進紙箱,暫放在房間的地上,準備擇日收進儲藏室。結果,啾啾每次進房間,都忍不住要爬到那個紙箱上站著,我每次看到,每次就喊她不可以,她下來了,但沒多久之後她就又爬上去。有一天,她又站上去了,這次我除了喊她不可以之外,另外跟她說:「裡面裝的是媽媽的東西,如果妳站上去,裡面的東西會破掉,媽媽的東西就壞掉了。」「所以,不可以再站在媽媽的箱子上,知道嗎?」我看到她的表情從「試探」、「好奇」,轉變為「懂事」,她回了我「知道了」,就從箱子上下來,現在想想,之後她真的沒再站過箱子。昨天晚上,她爸的平板電腦在充電,啾啾經過看到電線,二話不說就開始猛力的拉,我在餵奶動彈不得,她爸又在上廁所,我只能對著啾啾喊:「不可以拉爸爸的電線!會壞掉!」啾啾回頭看了我一眼,手沒有要放掉的意思。「妹妹,爸爸的電腦正在充電,妳說充電~」「充電~」「對,充了電才能用,有電就可以看ABC,也可以玩切水果,要不要看ABC跟玩切水果?」「要!要看ABC!要玩切水果!」「那如果妳把電線拉壞了,就不能充電,就不能看ABC了,所以不要再拉電線了,知道嗎?」「知道了!」表情又從調皮與試探變成懂事,然後,手就從電線放開。之後,她又進房間摸了充電器好幾次,但都只有摸,沒有拉,一邊摸,一邊說著:「充電!充電!」「對~充電,所以不要拉,好乖~」「恩~知道。」我卸貨才兩周,這樣的例子卻不只上面兩個,我從啾啾的表情與行為上,可以明顯看到她與之前沒有被告知為什麼時的不同,於是,我更加的提醒自己:每次說不可以時,記得要加上為什麼,對啾啾,對金牌都是。你或許會說:我哪能記得還要說為什麼?我哪有那麼多時間?如果,你嘗過「不可以+為什麼」後,孩子表現不同的甜頭,相信你自然就會把它當成錦囊中的法寶,不用特別記得,也不會忘記使用它。而且,有三個孩子的我,都決定要努力找到時間說為什麼,那除非你有四個孩子,不然實在不會擁有比我少的時間。擁有多少的時間,不是這個教養的難題,不是要你說落落長的大道理,只需要你多講幾句、多解釋幾句話而已。難的,不是在沒有時間,難的,是在教養者的耐心,與,願意被剝奪多少自己的時間。我正在重新學習ing。>"
世界,就有了光
wung08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