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09年11月24號,發現新寶寶來我們家報到。
開心了不到一個星期,
開始了嚴重的妊娠劇吐,
這吐,比懷金牌時還要更激烈,
沒有辦法吃任何的東西,連水都沒有辦法喝,
硬撐到12月底,沒有辦法,
開始跟學校請安胎假到期末。
雖然無法進食,但還是整天吐5-6次,
只剩胃酸也無法阻止身體要嘔吐的決心,
如果勉強吃了一些東西,
沒多久之後,食物完整的吐進馬桶,無法消化,
到最後喝水也吐,這是懷金牌時完全沒有的狀況,
沒有辦法,只好去診所開始每周吊點滴,打B6的日子。
我原本是笑口常開的人,
那段時間,卻天天哭,躺在床上只想撞牆,
有天睡前,我又莫名的哭了起來:
"把拔~我覺得我要得憂鬱症了..............."
真是一段慘烈的過去。
2月初,妊娠劇吐還未消失之際,
在例行產檢中,
醫生發現胎兒出現了[跟不上進度]的狀況,
也就是說,
妹妹成長的速度比正常來得緩慢。
預產期是以胎兒的大小來估算,
我正常的預產期是7/28,
但一次又一次的檢查中卻發現,
妹妹從7/28.......8/3......8/8......8/14..........
一直不斷的往後延,
這表示妹妹已經沒有照著普遍的標準值來成長,出現了異常,
並且,在下一次的產檢中,
又從超音波上看到妹妹的心臟有一個小白點。
當初發現懷孕時,原要回去台大找施景中醫生,
上網掛號時卻看到公告,
施醫生從7月起轉調雲林分院,不再負責台北的接生工作,
我只好遺憾的決定改至萬芳醫院生產。
沒想到,
妹妹出現了異常,
兜了一圈,我又回到台大醫院找施醫生。
3/11,施醫生幫我照了超音波後,
對於心臟的小白點不以為意,
"20個胎兒裡面就會有一個有白點,光這樣看不代表甚麼~"
但是,
他對妹妹越長越慢的狀況,也感到相當憂心。
我去找施醫生時,妹妹應該要20周大了,
"但你這個連18周都還不到..............."他說。
於是,
他幫我安排了四指標母血唐氏症篩檢,
並排定了3/25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。
3/24,要去照高層次的前一天,
台大醫院打來電話:
"您的母血報告出來了,機率是1/50,標準值是1/270......."
"您是高危險群,建議您回台大掛基因醫學部,由醫生講解並給您建議。"
我打電話給還在上班的金牌爸,
一聽到他的聲音,就哭了出來,
這下該怎麼辦?
哭歸哭,難題還是得去面對,
上網掛基因醫學部的門診,
剛好,隔天下午就有蘇怡寧醫生的基因醫學診,
感謝主,
這樣明天照完高層次就可以直接去基因醫學部看報告。
掛好號,開始查其他的相關資訊,
這種結果,醫生應該是會強烈建議我做[羊膜穿刺],
我心裡已經有個底。
事情進展到此,
心情漸漸的平靜下來,
能做的都做了,剩下的就交給上帝來決定吧。
3/25,去照高層次,
先由一位檢驗師幫我做大致的檢查,
妹妹一樣很小,而且又更小了,
兩周前我去檢查是18周,
兩周後再去,妹妹居然只有19周,
而正常來說,他應該已經要22周了。
另外,
檢驗師發現他動脈的血流狀況很不好,
會出現間歇性沒有供血的狀況。
(左一’左三’右一:可以看出每一個波鋒之間都有間段,而不是相連。)
"這表示,胎兒常常會接收不到血液,有可能因此才這麼小。"檢驗師說。
檢查完之後,
我在候診間等待施醫生親自再幫我照一次。
輪到我了。
"檢驗師跟我說動脈血流的狀況不好,有無法正常供血的狀況。"
"你現在這個周數就出現這種狀況不太好,有可能胎兒的染色體有問題。"
"醫生,我昨天接到母血報告的電話,我的機率是1/50.................."
"(靜默......)那八成染色體有問題了.....我擔心這胎兒可能......哀~我們先看再說!"
我進去準備,
施醫生再次進來時,
我禮貌的對他笑了笑。
"你還笑得出來!我們都笑不出來了!這狀況很不好~小孩不知留不留得住!"
我被醫生嚴肅與擔憂的態度嚇了一跳,
一路走到如今,雖然期待奇蹟出現,但我心裡知道狀況越來越不好.......
我並沒有天真的以為一切都不會有事,
但是,我想是上帝賜給我平靜安穩的心,
我沒有變得歇斯底里,沒有變得憂傷不已,
上帝果然承諾祂的應許:祂不會給人過於人所能承受的。
當事情很大,難題很大時,祂會給你力量。
施醫師開始進行檢查,
所有的器官看起來都很正常,
一些唐寶寶會出現的mark在超音波中都找不到,
"來看看我們最擔心的動脈血流量.........."
結果,
這一次檢查的血流量居然又恢復正常。
(下圖:右三,波鋒之間仍有相連。)
"如果血流量沒有問題,那我們就再觀察看看........"
"你先去基因醫學部做羊膜檢查,兩個星期後再回來用高層次recheck一次,追蹤胎兒大小。"
"醫生,我們在網路上查到現在有一種基因晶片檢查,您會建議我們做嗎?"
"如果你們願意,當然好!只是費用相當昂貴..........你們考慮看看。"
"現在最嚴重的問題是生長遲滯,這用傳統染色體不易看出問題,你們願意的話最好做晶片。"
於是,
我們帶著今天檢查的報告,前往基因醫學部。